【周末分享会No. 21】公益三原则
编者按:阅录评群组的第21次分享邀请到了复旦大学文学博士,媒体,公益人袁坚 ( 袁小猫)。这次分享内容丰富,上周登出了小猫被称为史上最强公益科普贴的公益文章,深受欢迎。 在此推出她在群组分享会上介绍的公益三原则, 并请期待续集。。
之前我们说到了一些关于公益的基本问题:普通人为什么要做公益、如何选择靠谱的公益机构、怎样捐款、怎样做志愿者(区分体验型志愿者与专业型志愿者)、怎样创建公益项目/机构。在这一篇文章里我想说说对“公益”这件事的一些私人理解,我将它简单总结为三个原则、一个追问。
原则一:帮助自助之人
所谓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,表现在公益方法上,即“帮助自助之人”。
就像在教育中,我最注重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,至于具体科目、知识的学习反而退居其次(之前Joy曾说美国有些志愿者去做难民儿童的辅导老师,却因他们”要不帮我做作业,要不就滚“的态度而倍感挫折,我的分析是这些志愿者不具备教育专业技能,不懂得真正对这些孩子有意义的、真正能帮到他们的工作绝对不是教语文、数学等科目内容,而是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),在公益项目的设计中也是如此:到底是公益组织的工作使某个人群、某个地方发生改变,还是公益组织的工作促使某个地方、某个人群产生改变的动力,进而学习到改变的方法?
对有些问题,一般是单向度的问题,可能直接输入资源是最佳解决方式(如我曾设计过一个项目,希望能集合理财专业志愿者,为自闭症儿童家庭提供家庭资产信托方案设计,以解决家长们对“我过世后孩子怎么办”的忧虑);但对许多涉及到整个复杂系统的问题,如贫困问题、教育问题,则需要调动“受助者”、即处于问题状态之中的人群,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这个改变的过程之中(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援助)。举一个“真爱梦想”的例子:当他们捐赠“梦想中心”(一个图书馆与多媒体教室,价值15万,包含全部硬件与3年运营服务,由捐赠人出资)给乡村学校时,会要求学校:
1)每个班、每周拿出1节“校本课”时间(国家规定20%为“校本课”,可以由学校自行决定内容),在“梦想中心”里上“梦想课程”(由基金会统筹开发,以启发独立思考为导向);
2)拿出一间空教室(不小于50平米),并出资5000元,在本地寻找一个施工队,按照基金会的要求,将教室建设起来(物料、设计图由基金会提供)。
这两点都旨在增强学校的主动性和参与性——基金会不是无法提供5000元的建设费用,而是当学校也加入了自己的投资,他们对这个项目的热情、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都会有很大提升。了解真爱梦想公益基金,点击左下角。
再比如前几天“世界粮食日”,去年我曾经参加过中国区的活动,所以详细地看了下他们的做法:除了向饥饿地区输送粮食,相关公益机构还在尝试改变饥饿的根源:比如向孕妇发放专门的营养餐,以提升新出生人口的身体素质;向小学4-6年级孩子发放“粮食奖学金”,避免他们被过早地中断学业、被迫做工,希望教育能改变他们未来的命运——针对这一条我曾提出,需要有机构去研究、实施4-6年级的实用课程,令孩子们在小学毕业后真的具备一定的改变生活与命运的能力。
原则二:专业化
上文说到的面向难民儿童(包括乡村儿童)提供教育的公益项目,如何去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热情;“真爱梦想”如何实现“梦想中心”的标准化,从设计、采购、配置(根据教室大小、学生人数等)、运输到建设的各个环节如何控制;专门向饥饿地区的孕妇发放的营养餐,如何配置能包含孕妇与胎儿营养所需,又最省钱从而能覆盖到最大人群……都涉及到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。应该说,如今许多人都已意识到公益专业化的重要性,但怎么专业化?在我看来,有两个层次:
1)涉及到专业领域内的专门知识与技能,如上文所举的例子,必须要请教专业人士,甚至专业人士直接参与。这里就涉及到“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参与公益”:理财师可以为自闭症儿童家庭提供理财服务,微软的高级工程师可以教乡村孩子如何运用微软可视化编程软件(不用写代码)创建新游戏……许多专业技能都能在公益领域内找到对应,未必人人都去做“体力活儿”才叫公益。
2)涉及到公益领域内的专门知识与技能,通常是针对某个具体的项目、或某个专门的领域,则需要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。最典型如救灾,未经培训的志愿者冲到灾区,能起的作用很小,甚至还会制造麻烦;而且在整个救灾、及灾后重建过程中,所涉及的专业领域非常多,如郝南和他的公益团队就专做灾区信息的收集、整理与传播,如今正在借数据分析向灾情预测方向发展。
当然,如果你仅仅想做一回“体验型”志愿者也没问题,譬如大学生做公益活动的场内志愿者,某杂志主编参与图书分拣这种体力劳动……通常是在脉冲式的(频度很低,但每次都需要大量志愿者)公益活动中会非常需要。但如果是想要长远地、或更深入地参与公益活动,为他人、为这个世界做更多有价值的事,即便一直是以“志愿者”的身份与形式,专业化也是值得好好考虑的方向。
原则三:“非牺牲”
一定不要误解,“专业化”是指做公益的态度与方法,而不是说你必须放弃原有的工作、乃是生活方式,去成为专业的公益人士。特蕾莎修女当然值得尊敬与赞赏,但并非人人都必须成为修女。这个世界是多元的(多元与自由——意味着可能性,是我价值观的两个基点),从事公益的方式也可以是多元的。我所主张的“非牺牲”,简单说就是“在不改变基本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从事公益”。事实上,如特蕾莎修女,她从事公益的方式、与她本人的生活方式,也是高度一致的。
当一个人在自己真心想要的生活状态中时,他的行动具备充分的自主性,心态也是积极、明朗的。他能从这种生活方式中获得充分滋养,然后再将这份滋养传递给他人。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,能不断为公益输入养分,令公益生生不息。譬如上文说到“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参与公益”,这类志愿者往往需要活跃在专业领域的最前沿,而非直接供职于公益机构:高级工程师需要微软那种工作环境,以接触到最新的技术与应用,如此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公益领域输送更好的软件服务。
而相反的,“牺牲”其实是一个挺糟糕的状态,不论是在公益领域、还是在日常生活中。因为“牺牲”背后往往隐含着一个强迫性的逻辑:“我付出了那么多,乃至损害了我自己(原本可能有的)生活,因此必须获得回报。”这个回报可能是感谢、感激,可能是认可、赞美,可能是……这在本质上其实是种“交换”,还要被交换对象(受助对象)承担道义上的责任。并且,因为“牺牲者”总是会注意到自己的缺失部分(被“牺牲”掉的部分),因而他的生活、生命并不圆满。
“真爱梦想”的联合创始人、秘书长吴冲曾说:“我希望做公益的人都生活得愉快,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行列。”这也是一条重要理由。世界上能做到如特蕾莎修女那般极致的人很少,但怀抱着公益心的人却有许多,令每个人都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公益,正是最大化公益事业的有效方式。而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责问公益从业者为何还需考虑自身、“为什么不裸捐”,是毫无道理的——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安排得好,如何相信他有能力去帮助他人?
敬请期待续集。。
题图摄影: Joy